1 總則
明確應急預案編制目的、編制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和應急預案體系等內容,表述準確,簡潔明了。
應急預案適用范圍應包括所有的生產安全事故,重點是轄區(qū)政府面臨的主要事故風險和存在的重大危險源。
應急預案體系主要明確以本預案為總綱,由其他涉及安全生產的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地方安全生產應急預案以及相關現場應急方案構成的應急預案體系?梢詧D標的形式表示。
2 事故風險分析
2.1 風險分析
主要闡述本轄區(qū)內可能引發(fā)事故發(fā)生的主要風險,以及事故發(fā)生后可能對社會造成的影響程度或波及范圍。
以上內容可用重大危險源登記表、重大事故影響范圍預測圖、重要防護目標一覽表或分布圖等形式列出。
2.2事故描述
主要描述事故發(fā)生的規(guī)律和特點,并分析可能引發(fā)事故的主要原因。以上內容可用事故危險性分析圖表的形式列出。明確事故行業(yè)、可能發(fā)生的地點及現狀、發(fā)生原因及事故類型等。
3 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3.1 應急組織體系
明確應急組織形式,構成單位或人員(包括有關部門),可以結構圖的形式表示。
3.2 指揮機構及職責
明確一般事故應急處置的指揮機構及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應急處置指揮機構根據突發(fā)事件類型和應急工作需要,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并明確各小組的工作任務及職責。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及職責可以圖表的形式表示。
4 預防與預警
針對風險分析,明確各類事故風險預測預警的主要信息內容、方法和原則措施。明確預測預警的部門及職責,及時向轄區(qū)可能受事故影響單位或人群傳遞事故預警信息的方式、對象和責任人等。
5 信息報送
5.1 信息報告
明確縣級人民政府和縣安委會辦公室及其他相關部門接受事故報告的24小時值班電話,以及信息處置、事故報告的基本程序、內容、時限及要求。
5.2 信息上報
明確事故發(fā)生后向市級人民政府或安委會辦公室報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內容和要求。
6 應急響應
6.1 基本應急程序
明確響應等級和各等級響應的內容。縣級預案應急響應等級為兩級,即按Ⅲ級(較大)以上、Ⅳ級(一般)兩級來響應,將較大以上級別事故作為一級響應級別,響應等級要做到與市級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相銜接。一般級別事故主要由本級負責組織應對,較大以上級別事故由本級負責先期處置并報送上級組織應對。
在接到事故報告后,重點明確縣級人民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第一時間趕到事故現場,組成現場應急指揮部,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展開先期處置的基本程序內容。
6.2 擴大應急程序
事故超過處置能力或影響擴大,需采取緊急避險的措施或方法,以及向上級或相關救援力量求援的程序內容。
7 后期處置
明確現場應急結束后的相關內容及要求。包括現場清潔、污染物處置、事故調查及傷亡賠付等后期處置。
8 應急保障
主要包括:
(1)關鍵的應急物資及裝備保障。(包括明確應急物資、裝備的品種和數量,以及調用聯系方式。)
(2)轄區(qū)可以調用的先期處置隊伍(可依托縣消防大隊、企業(yè)專兼職隊伍等,應明確隊伍聯系方式及救援能力)。
(3)其他相關保障。(如經費保障、醫(yī)療保障、后勤生活保障等)
9 培訓與演練
明確針對本預案所開展的應急培訓與演練的計劃、方式和要求。
10 附件
(1)本級應急指揮機構人員名單和聯系方式,上級市(區(qū))應急聯絡部門、人員名單和聯系方式。
(2)事故應急處置具體程序和措施。
(3)應急隊伍或物資名錄清單。
(4)其他相關圖表。